Python基础学习
列表
格式
列表很包容,各种类型的数据(整数/浮点数/字符串)无所不能包。
提取单个元素
偏移量是从0开始的,而非我们习惯的从1开始;2.列表名[偏移量],就能取到相应位置的元素。
提取多个元素
用:提取 :左右两边的数字是列表里偏移量
口诀:左右空,取到头,左要去,右不取(冒号左边空,就要从偏移量为0的元素开始取;右边空,就要取到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,冒号左边数字对应的元素要拿,右边的不动)
增加和删除元素
增加元素用append 方法:列表.append('所增加的元素')
append只可增加一个元素,单个列表也可以视为一个元素
删除元素用del 方法:del 列表[元素偏移量]如:del students[1]就是删除studens列表中偏移量为1的元素
既能删除一个元素,也能一次删除多个元素(原理和切片类似,左取右不取)
pop()函数
用于移除列表中某一个元素(默认是最后排一个元素),并提取该元素
用法:列表.pop('元素')
元组的写法是将数据放在小括号()中,它的用法和列表用法类似,主要区别在于列表中的元素可以随时修改,但元组中的元素不可更改
字典
列表中的元素是自成一体的,而字典的元素是由一个个键值对构成的,用英文冒号连接。如'小明':95,其中我们把'小明'叫键(key),95叫值(value)。这样唯一的键和对应的值形成的组合,我们就叫做【键值对】,上述字典就有3个【键值对】:'小明':95、'小红':90、'小刚':90
与列表的差异
字典和列表有3个地方是一样的:1.有名称;2.要用=赋值;3.用逗号作为元素间的分隔符。
而不一样的有两处:1.列表外层用的是中括号[ ],字典的外层是大括号{ }
从字典提取元素
方法:字典名[字典中键的名称],如print(score['小明'])
给字典增加和删除元素(字典时无序的)
增加元素
方法:字典名[键】=值
删除元素
方法:del 字典名[键名】
for...in..循环
格式
for 变量名 in 列表或者字典或字符串。可以理解为in后面的列表字典字符串依次被‘变量名’读取,python中叫遍历
- 列表时,打印出的是列表中的元素,再次打印会将列表最后一个元素打印
- 字典时,打印出的是字典中的键
- 字符串时,将依次打印字符串
有冒号,下行要缩进
print()函数
函数用法
打印输出
输出方式
- 字符串:需要单/双引号
- 数值:可直接输出
- 计算:无需单双引号
- 变量:需提前赋值,无需单双引号
符号输出
反斜杠(\)输出
- 换行\n(在句子前面)
- 句子中有单引号输出用\'
- 三引号''',只需要输出的字符串在三引号里面就可以换行输出
while循环
while后面是条件,符合条件执行循环内部代码(缩进的代码)。条件判断为假时循环结束,执行下一段代码
需要定义变量,存放输入或值
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区别
- 1.for不需要给变量赋值,while需要先对变量赋值
- 2.for循环的次数是确定的,while循环是只要符合条件就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条件为假
- 3.for循环in后面可以跟列表,字典,字符串
数据类型
基本类型
字符串:用str表示
数据拼接
使用符号:'+'
只能是字符串直接拼接,拼接之前需转换为字符串格式
相关函数
str()
作用:将其他类型转换成字符串
int()
作用:将其他类型转换成整数
只有符合整数规范的字符串类数据,才能被int()强制转换,小数不行
浮点形式的字符串,不能使用int()函数。但浮点数是可以被int()函数强制转换的
float()
作用:将其他类型转换成浮点型
float()函数也可以将整数和字符串转换为浮点类型。但同时,如果括号里面的数据是字符串类型,那这个数据一定得是数字形式
什么时候用for循环什么时候用while循环
if和while有个显著的区别。那就是if语句只会执行一次,而while是循环语句,只要条件判断为真,就一直循环执行
布尔值
判断数据真假用bool()函数,print(bool(0))---False
布尔值之间的运算
and,or,not,in,not in
in用法:
条件判断
三种类型
- 单向判断 if ***:
- 冒号后需缩进
- 双向判断:if...else...
- else需要和if平级且需要前提条件
- 多向判断:if...elif...else
- elif必须要if,非必要else
- elif和if和else是平级的
- elif必须要if,非必要else
嵌套条件
- 条件嵌套条件
- 额外附件条件需要再基础条件下缩进
- if下面再加if,else下面再加else,需要缩进
- 额外附件条件需要再基础条件下缩进
嵌套写法
- 扒洋葱写法
- 先写最外层条件
- 再写基础条件下的额外条件
input函数
有问有答,有来有往:终端去输入回答
赋值第一:必须赋值如:name=input('请输入您的名字')
返回类型,必为str:输入值类型为字符串
想要整数,源头转换:输入值需要整数时,input()函数的结果需要强制转换如:number=int(input('你几岁了'))
交互沟通
函数结果赋值:choice=....
搜集信息:choice=input(....)
条件判断:
- if choice=='字符串'
- else:
输出结果:print(....)
break语句是用来结束循环的,一般写作if...break只能在循环内部使用
while True..break搭配使用
range()函数
- 用法1:range(n),可以生成一个从n到n-1的整数序列
- 用法2:range(a,b),可以生成一个从a到b-1的整数序列,取头不取尾
- 用法3:range(a,b,c),生成从a到b-1跨度为c的序列
- 用法4:输出3个我很棒
contine语句,也是在循环内部使用。
continue的作用就是就是当某个条件为真时,又提前回到循环,而不会执行下面的代码。
满足条件触发continue回到循环开头跳过下面的语句
pass语句
这个代码的意思是:当a>=100的时候,跳过,什么都不做。其他情况,也就是a<100的时候,执行一个print语句
else语句
else不但可以和if配合使用,它还能跟for循环和while循环配合使用。
for...in...可以和else语句搭配使用。意思是在for...in...循环结束之后,执行else语句里的命令。不过如果for...in...是因为break结束的就不会执行else语句里的命令。
四种语句总结
模块
调用模块用import 模块名
- time模块
- impot time time.sleep(1)就是间隔1s执行下一句
- random模块
- random.randint(1,100)随机生成1-100之间的数
print不换行
end='' print('')换行